中班美术
中班美术活动 奇妙的小水坑
教学设计意图
《小水坑》是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重复的语句,表现了水可以照出倒影的特性,也将倒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于是小土坑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故事。孩子们对于这个故事特别的感兴趣,小土坑的故事也没有结束,,所以借助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现,结合中班小朋友对于动物造型的经验,使用炫彩棒(具有遇水融化的特性)、宣纸(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等美术材料的经验,应用水彩印画等美术表现形式的经验,确立了相应的目标。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拓印和绘画的方式表现故事小土坑的有趣画面。
2.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小动物,并且装饰动物。
3. 喜欢拓印绘画,体验倒影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白纸、宣纸、炫彩棒、盆子、刷子、清水。
2.经验准备:图形组合表现正面直立常见动物造型的经验;熟悉故事《小土坑》。
活动设计
该活动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回忆已有经验,帮助幼儿建立起已有经验和该活动的连接,并且导入活动。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比较讨论并且演示作画方式,先通过一只母鸡来了,帮助幼儿理解作画方式,按照特征用已有图形组合经验表现动物造型,然后进行装饰填画,教师通过情景语言和互动演示将复杂的创作步骤与幼儿熟悉的故事内容相互联系,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第三环节,请幼儿根据老师的作画自行进行操作,并且总结倒影成功的关键经验。第四环节,教师不断的以故事情节暗示幼儿创作步骤,并且引导幼儿以角色身份进行相关的联想创作,使得幼儿的创作融入故事情景中,在最后的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交流梳理故事角色,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在创作方面幼儿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请来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但在动物造型上还有待提升,在第三环节中,幼儿来说觉得小母鸡还请来了谁,幼儿尝试说动物,教师可以简单帮助幼儿绘画基本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梳理已有动物造型特征,当幼儿进行自主发挥创造时也会表现的更好。帮助幼儿梳理成功的关键时语言还需要再精炼一些,从幼儿的话语中提升关键点,这样在幼儿二次操作时就会更清楚,倒影的清晰度效果更好。
中班美术活动《奇妙的小水坑》